裴教授為新成立的“粒子物理和粒子天文物理學”小組(PPPA)的負責人,主要職責是:
-擔任CERN之大型強子對撞機(LHC),CMS實驗HGCAL計畫委員會主席 (共計63所大學參與)
-設立台灣高能物理聯合實驗室
裴教授於臺大任教至今,成立了由5個頂尖研究機構所組成的聯盟(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主要目標為共同合作並生產適用於粒子物理和工業應用的新型探測器。此計畫的國際合作夥伴包括CERN,MIT和IHEP China。
-目前的研究重點在於探究質量之起源和CMS實驗中,進行希格斯玻色子測量的“電弱對稱性破壞”的潛在機制。
-與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LeCosPA)合作,探索“暗物質”,尤其是弱交互作用粒子。
-與Gerard Mourou (2018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和陳丕燊教授(LeCosPA)合作,研究黑洞蒸發實驗(AnaBH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