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16位致詞者逐字稿精華摘錄
🔵臺大物理系系主任-張寶棣
林清凉當系主任的時候我剛好入學,其實沒有被林清凉教過,新生訓練的時候看到林系主任是一位很有活力的女性,有理想、有抱負很會激勵人心,自己回到台大任教,跟林老師就有了更多的接觸,並且擁有很多彼此長談的機會,回想起林老師曾經分享過一個對自己的描述:「覺得自己雖然身為女性,但卻擁有男人的性格。」林老師本身很有正義感,若無法仗義直言會很痛苦。約莫三年前,成為系主任的時候,林老師的健康狀況已經不甚理想,我當時就有一個心志:日後若有機會,想為林老師辦一個紀念追思會,雖然過程因為疫情有所延宕,但今天終於完成了這個心願。
🔵臺大理學院院長-吳俊傑
在學生時代沒有機會認識林老師,在其最後十年的教職生涯中才跟她有所接觸,打趣地說,真正了解林教授是在紀念會的前一天晚上,因為拜讀其新書回憶錄,了解林教授在偉大的時代、不平凡的一生,個人對林老師無私的奉獻,謹代表理學院向她致上最高的敬意。這邊分享一個有趣的〝數據〞連結:翻閱林老師的回憶錄後,發現一個關鍵的〝魔術數字〞:林老師成長於2戰、高雄第2女子中學、臺大住女2宿舍、在臺大物理系2號館念書、與1972級的畢業生有著特殊的緣分、在回憶錄的289頁提到〝2象性〞、回憶錄在2022年出版、書籍本身的編號是222。其實大家知道〝2〞這個數字在中文就是諧音"愛",林老師博愛的精神影響了不同世代的學生、親友,相信這樣的愛將繼續流傳永存。
🔵臺灣物理學會理事長-高英哲
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實是因為林老師一句話完成的:2005年回臺大任教,跟現在的老婆交往,決定要訂婚的時候,老婆的姑姑李季眉教授表示在臺大物理系有認識的人(也就是林老師),所以要「探聽」一下我這個人人品如何,想必林老師回答應該是很正面的,所以我也順利地抱得美人歸,時至今日,依然很感謝林老師的促成。
🔵林昌美(家屬)
感謝臺大物理舉辦這次紀念會、陳丕燊老師編撰《林清凉回憶錄》,姑姑林清凉教授對侄孫晚輩採取嚴格又極具啟發的教誨,通常令晚輩對她感到敬畏並且仰慕姑姑的教導,姑姑希望我們對於生活、工作能夠嚴謹、有主見、有效率;記得以前我們要去拜訪她,如果沒有事先跟她預約時間、要找她商討事情沒有準備好內容,我們絕對不敢輕易地跟她有所約定,現在回想起姑姑這些嚴格的要求,其實我們都非常感激;猶記得當年北上跟姑姑同住的時候,除了嚴謹的生活規律外,姑姑自創的拿手〝物理菜〞(將所有有營養的菜餚放入鍋內混煮)也令人相當難忘;姑姑講求生活上的效率,希望盡可能地把心力放在學術和教學上,並非耗費過多的時間在生活瑣事上,而這樣嚴謹、講求效率的性格,姑姑將其歸功於其母親的教導,並且一生奉行、感念。姑姑生前常強調女性在國家社會所承擔的角色,一生兼顧家庭和職場,並且含辛茹苦地的教育子女,是為國家社會培養成功下一代的磐石,所以在姑姑的教學生涯裡,最令她自豪的就是:學生們的成就。
姑姑把學生們都當成自己的小孩,學業、事業甚至是感情方面的問題,姑姑都會去關心,她也很慶幸這一生能有這些優秀的學生,能讓她盡情地施展她的教育理念和抱負,這是她最大的快樂和福氣。在姑姑最後的日子裡,我們家屬也能充分感受到姑姑的學生們對她的敬愛,雖然她當時因為身體狀況婉拒探視,但病房內還是充滿來自海內外學生的關愛(血壓計、血氧計、補品...等),在她過世後,她的學生們也立即動員發起紀念會,感受到學生們對她滿滿心意。最後,林清凉在遺囑中交代把她的遺產全數奉獻給「馮纘華林清凉環境保護基金會」,也將她的大體捐給臺大醫學研究用,繼續貫徹她作育英才的遺願。
這是一位不與現實環境妥協、勇敢、自信的生活鬥士─我的姑姑,我們永遠懷念她─林清凉教授。
🔵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
臺大物理系對臺大來說是一個傳奇,系友們不管在學界、政界、甚至是科技業半導體的半片天下都可以說是臺大物理系系友們的貢獻;林清凉老師對於臺大物理系而言也是一個傳奇─從1970年開始任教,將近50載在臺大物理系的教學生涯裡,以不同角色影響著她的學生和同事們。
我個人很遺憾沒有修過林清凉老師的課,真正跟林清凉老師熟識是在我回國後,林老師退休後幾乎是以校為家,才有機會與她有比較多的接觸,老師是一位對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人,她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見解並且積極想要去實踐、去改變,林老師這樣的情操也影響了很多人。林老師那個年代的女性想要念物理,其實是一個相當有違當時傳統的事情,因此可以想見林老師是許多障礙和阻礙下成長的;林老師個性是很男性化的,身為臺大物理系到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女性系主任的她,各方面的影響力一直深深地影響系上的人、事、物,讓臺大物理系成長茁壯。想起過往的日子,林老師的形象永遠都是一位熱心、熱情、直率的、對事情非常認真、而且很有愛心的human being,也是臺大物理系永恆的傳奇人物,我們永遠懷念她。
🔵中研院研究員-杜憶萍
我在1987~1988年大三的時候修過林老師量子物理學,林老師在課堂中塑造一個美麗、尊嚴的科學家形象,這深深地影響了我。當時經歷過解嚴、野百合運動,校園氛圍都想要打破威權、求新求變,在這樣的背景裡,林老師在臺大獨樹一格,她走路非常穩健、背脊挺直,穿著打扮典雅,可以感受到她的生命活出一種秩序之美;她教學認真,課堂內容有秩有序,黑板上的字整齊秀美,筆勁有力、充滿熱情,眼睛明亮有神,說話中氣十足,不論甚麼時候遇見她,她總是優雅、端莊、從容、熱情、自在、並且很有自信。
第一次看到林老師的時候,她已經是50幾歲了,我一直覺得她很美麗,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我想就算在她7、80歲的時候遇見她,想必美麗依舊,她讓我看到一個女人可以無論任何年齡都可以很美麗,謝謝她對我生命中的影響,活出一種令我嚮往的生命。
回想起她第一次也是唯一次打電話給我,是因為我的同學有一點狀況,我當下就看到一個長者對於晚輩的關懷以及她的智慧、恩慈和愛護,我相信這絕對不是唯一的例子,很多人在生命中不容易的時候,林老師總會在身邊,在這邊也替這些受過她幫助的學生們,謝謝林老師。
🔵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林麗瓊
在大二時修林老師的力學,我用四個字形容老師─「恩威並濟」,恩的部分,她的確有她慈愛的一面,當時我也是她的導生,所以常常有飯吃,老師會請客,看到我們學生瘦瘦的就會一直叮嚀我們要把身體養好,老師說:「要壯壯的才能做大事。」,所以那時候吃飯只要是坐在她旁邊,那碗飯一定吃不完,因為她會一直夾菜給你,叮嚀我們一定要把身體顧好。
威的部分,上她的課就一點都不能馬虎了,她每週都會出習題,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曾經有印象深刻的一個難題,連作夢都夢到自己身處題目中,但醒來還是無法解題;另外,她的考試也蠻難的,第一次期中考就被嚇到,四題只看懂一題,最後只考了25分,因此林老師也常常〝叮嚀〞我們:「你們不聰明也就罷了,還一點都不用功!」所以如果我們後來改邪歸正,開始乖乖念書,都是被林老師罵出來的。無論如何,今天如果我小有成就,真的都要感謝林老師的教誨;另外個人對於環保、社會關懷的建立,也都是拜林老師的影響所賜,由衷的感謝林老師。
🔵天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余旦華
20年前回台灣工作,老同學相聚時林老師也都會來參加,當時老師已經退休,也有比較多時間來跟同學相聚,她都會分享她的過往的經歷,才知道老師人生閱歷之豐富,真的很難想像,一個女人在世人異樣的眼光中一路走過來需要多大勇氣、付出以及努力,但她對這些曾經經歷過的艱難、挑戰都不以為意,她更津津樂道的是想要專心著作,想要把她所學不斷充實並且把心得寫撰寫出來,期許更多人能夠對於物理學感到興趣。
每次見面老師都會告訴我們她又有哪些寫作的進度、有哪些心得,老師這種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自學的精神和熱誠,都讓我們十分感佩,使我不禁想起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有一次系上請到知名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演講,當時的風采令人難忘,林老師與之相比不惶多讓,想想我們真的何其有幸能跟林老師結下師生之緣。
🔵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
(PPT、照片分享,詳情請點選紀念會影片)
懷念林清凉教授
誠懇待人 教育英才淑亂世
認真治學 織成大著惠後生
🔵前環保署署長─張國龍
我跟林老師相差七屆,兩人到臺大教書才認識,她的確是一個難得的、認真的老師,我從她身上也學了很多,林老師做人誠懇、工作認真,常說一個認真的老師是以校為家,林老師也的確就是以校為家,每天到學校來總是帶著午餐和晚餐兩個便當,年輕的時候總是工作到三更半夜才回家,後來年紀漸長退休之後,不必上課、備課,林老師開始撰寫教科書,因為是使用中文撰寫,使一些不喜歡讀原文書的學生們,特別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受惠無窮。
林老師晚年大部分都留在台北,不太會回岡山老家,甚至是農曆過年也都留在台北,所以我總是在除夕的時候邀請她到家裡來一起來過年,這樣一個難得的好老師,很遺憾這麼早就離開我們,這是物理學界的一個損失,同時我們也失去了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今天看見有這麼多人來懷念她,顯見林老師是一個誠懇待人、擁有一群她自己的追隨者,每個人都對她感念至深,緬懷她的離去和並且永遠追隨她的精神。
🔵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明
我想分享2000年進入臺大任職,也就是整個臺大物理系要遷移到新館的那一年,重新跟林老師有了來往,有一次騎腳踏車到舊館,當時林老師的辦公室還在那裡,我就繞到她的實驗室找她,林老師會跟我聊天、針砭時事、談論系上的事務。當時大家把很多舊家具、設備當垃圾處理掉,想當初我只是個助理研究員、也是第一個搬進凝態館的老師,那時候可謂「家徒四壁」,所以想說搶救一下那些被丟棄的家具,因此自掏腰包請卡車運送這些被丟棄的家具、設備,直接轉移過來凝態館。就這樣過了20年,我想跟林老師報告,之後又花了一些費用把這些設備和家具整理好,所以現在來訪的高中生、系上的學生都可以感受新、舊時代物理系設備的變遷、賦予新的意義。
林老師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她是一個擇善固執、以身作則的人,回來台大20年,我自身最大的感受就是:她是一位「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難能可貴的〝人師〞典範。
🔵中研院研究員-趙丰
我們班是林老師來臺大任教的第二個年級,林老師擁有多重身分,是物理學者、也一位教育家,但其實她念茲在茲的是她身為中華兒女的身分,她在日本統治時期成長,但她從來沒有悲情,時常告訴我們,中華兒女一定要自己站起來,不能被人家看不起,不要被人欺負;同時她也是熱愛台灣的台灣人,她把一輩子都奉獻給台灣,各種無私的奉獻,讓人覺得她可能忘記包括她自己;不過她對我們最重要、最切身的角色是─母親,她自己沒有孩子,但是她把我們每位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
這邊想跟大家分享兩個小故事:我大概十多年前回到台灣,此後經常不斷的會去拜訪林老師,尤其是她在撰寫她教科書的那段時間,我會去跟她要書,她也都會簽名給我,我想我應該是少數擁有她全套簽名教科書的學生。有一次林老師跟我的同學洪銘輝說:「你們班的趙丰在我每次出書時候,我自己手邊都沒留幾本,但我都要記得留給他,原因就是趙丰會來撒嬌。」,我自己回想起來,我也的確是會和她撒嬌,因為她在我心目中真的就是一位母親般的存在;還有一次老同學聚會,邀請林老師一起在新生南路喝下午茶,林老師席間分享她一生的經歷、遭遇,讓我們非常感動,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桌上都還有沒吃完的小點心,林老師表示要把它們打包帶走,她要帶回去給系上的學弟、學妹吃,相信他們會很高興,所以大家可以想像大家就手上拎著小點心、扶著她老人家走回系館,那樣溫馨的場面和感覺,我一直印象很深刻。最後我代表我們這一屆,跟林老師說謝謝、也跟林老師說再見。
🔵旺宏電子總經理兼臺大特聘研究講座教授─盧志遠
約莫50年前,我大二、大三的時候,林清凉教授從國外回來就教於我們臺大物理系,我們班應該是林教授第一次任教於臺大的學生,林教授來到我們班上教學的時候,大家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她是中華民國第一位核子物理學家,而且還是一位女性教授,林教授對學生是非常照顧的,在教學上也非常有耐性,她教授我們的第一堂課就是近代物理,也是我們物理系最重要的一門課,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還有其他很多人都非常懷念她上課的點滴。
林教授在晚年非常戮力於她的著作,她寫了好幾本書,也都有送給我看,看了之後她跟我說,她之前用了很多教材,可惜都沒有從〝教育〞的面向來撰寫,所以她自己想撰寫教科書,希望能對未來的教學有所幫助。林教授在寫書的時候是一筆一畫親自書寫,寫出好幾本、甚至是一套書,足以展現她對教育的熱誠和投入。
林教授對我們最大的教導和啟發,來自於她對於學生、教育、同事、故舊、家國社會都非常有正義感和情感,就算在5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她的影響力,我們這一屆畢業的同學,常常有聚會的時候,只要我們邀請林老師,她一定都會參與,當下歡樂的時光彷彿倒流回50年前一樣的情景,令人懷念。
林教授已經離開我們兩年多,雖哲人已往,精神、典範長存。林教授的堅毅也是我們相當感佩的,這麼多年來,林教授都是以學校為家,包括她老年退休後,她還是天天都會到學校,當初她生病的時候,大家本想幫她找個房子靜養,但她覺得那房子太遠,覺得天天起床要是看不到臺大校園她心就不安,所以就我的了解,她既使到了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她還是堅持可以的話,每天都要進到臺大校園,真的是以學校為家,前系主任張教授曾經跟我說,他很擔心林教授這樣天天來學校,路上會不會有危險?林教授當時其實身體行動是非常不便的,但他對於學校的關懷和對學生的愛護,始終不變,令人相當感動,希望林教授在臺大物理系立下的典範,能夠代代流傳下去、並且發揚光大。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王銀國
我跟林老師是非常親密的,她就像我的母親一樣非常了解我,我自己本身也不斷想要繼承她的遺志。我的研究室是永遠不打烊,包括假日學生都可以隨時來找我,這都是受到林老師影響:在1999年我在台大舊館那邊看到一個〝老婆婆〞晚上11、12點在關電燈,當下就跟她聊了起來;後來偶然在一個演講上,看見這位老婆婆居然懂物理也懂數學,我才知道原來她是林清凉教授,那時候我才開始真正認識她,後來我就習慣跟她晚上一起關電燈、一起聊天,這些回憶也都已經融入我的新電影的情節裡。
今天我能夠求學順利、到師大教書,一切都歸功於林老師的智慧和林老師的引導。我曾在博士班4年級的時候被fire掉,隔天女友跟我說她懷孕了,當時覺得人生是黑暗的,而林老師在當下不斷的陪伴、鼓勵和支持我,叫我要做自己的主人,鼓勵我再找其他指導教授,但當時全台灣沒有人敢收我,林老師叫我不要抱怨、什麼都不要說,因此我聽了林老師的話,為期半年,把自己當成自己的指導教授,我當時一樣早八晚十一的早出晚歸,半年後之前的指導教授又把我找了回去,林老師當時也苦口婆心的勸我不要在意自己的骨氣、尊嚴之類的問題,找我回去就是要讓我畢業,沒有指導教授是沒有辦法畢業的,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回想當時其實我很糾結,覺得怎麼可以一下子把人丟了,又再把人找回去?最後我還是接受了林老師的勸導,回去很快的完成學業,其實當時我印象深刻,就是因為林老師規勸了我一個概念:「因為你需要養家活口,你沒有學位你什麼都沒有,而且你小孩子要誕生了。」
我小孩子誕生的時候也就是我博士班畢業的時候,畢業後我就廣投教職,幾經戲劇性的波折過程,最後終於來到台師大通識中心教書,並且也圓了電影夢,我人生當中一些重要決定,都有林老師參與的痕跡。林老師也對於電影〈科學少女〉的整個產製歷程表達支持,並且也希望這部電影能讓女性對數理有更深的啟發和興趣,可惜電影終於在2019年五月申請補助過關,老師在同年11月就去世了。無論如何,我會繼續的學習和努力,追隨林老師的精神,她真的把生命都奉獻給我們這些學生,把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小孩,真心地感謝林老師的奉獻和幫助。
🔵馮林環保基金會董事長-駱尚廉
我第一次跟林老師碰面,是在林老師長興街的家裡,我當時還只是研究生,要找林老師的夫婿,一進門就發現林老師在教馮老師數學,馮老師就跟我苦笑說,你們師母看到我這星期要上的課,教材裡的數學交代的不清楚,幾天前就開始孜孜不倦的教我數學,當下我就印象深刻,原來林老師是物理系的老師,數學居然比工學院的老師還強。後來我在史丹佛作博後研究,林老師剛好也是當時的訪問學者,林老師就會約我假日去農場,叫我支持購買一些營養價值高的水果,本來我不太想買,結果老師都會買來送我,後來我自己也覺得很不錯,就一起買。林老師和馮老師對於台灣的環保甚為關心,那年暑假每逢周末就會叫我去他們當時的住所討論一些環保議題並做紀錄,所以很快就完成了關於台灣西南河川汙染的觀察和建言,並且寄發給台灣相關單位進行了解。
1987年馮林基金會成立,是環保署第一個環境保護基金會,林老師覺得媒體不夠關注臺灣的環保議題,所以基金會就成立了專案獎金,鼓勵媒體增加對這方面議題的報導;同時林老師也為了兩岸的環保相關議題的學術交流進行募款,並且保持交流通暢至今。當我們獲知林老師過世,當時在物理系館打開她的遺囑,她生前一個非常節儉的人,但她把她的遺產全數捐給馮林基金會,我在這裡對林老師表示十分的感謝,也鄭重的希望我們能把兩位老師的遺產妥善運用在基金會上,讓基金會的運作和發展更臻完善,最後在此對兩位師長一生對於學術和環保的貢獻,致上最高的敬意。
🔵臺大次震宇宙中心主任─陳丕燊
2017年11月次震宇宙館落成,林老師致詞:「中國諺語:有一、有二、必有三。一震是望遠鏡、二震是次震宇宙館、三震是次震宇宙管壁會揭開宇宙的秘密,敬請貴賓等待第三震的好消息。」(PPT、照片分享,詳情請點選紀念會影片)
學生時代開畫展,邀請林老師來參觀,就在要畢業的時候,送給林老師一副名為《台北東和禪寺山門》(1971)的親筆畫作,林老師一直把它掛在她的辦公室,幾十年一直跟著她,令我相當感動。雖然老師已經離開我們,但她的典範會繼續流傳,不管是透過她的學術著作、回憶錄、對學生們整個人生的重大影響…等,希望她的精神能永續傳遞下去,「不廢江河萬古流」。
哲人其萎,典範長存。